English Español
语言
  1. 宣言资讯
  2. >
  3. 宣言新闻

策略为基,博弈为胜:实战案例中的刑辩策略选择方法与路径

发表时间:2025-09-17 15:41:35 阅读量:2
9月11日下午,宣言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“刑事辩护策略选择研讨”专题分享会,聚焦于刑辩实战中的策略构建与多方博弈技巧。本次活动由刑事部副主任叶高律师担任主讲,以“策略原理—实证分析—总结反思”为主线,结合三起典型案件,系统剖析了刑事辩护中的策略逻辑与沟通艺术。

 
叶高律师首先提出了刑事辩护策略的基本框架。他指出,一个完整有效的辩护策略应涵盖五大核心要素:目标设定、事实与证据梳理、法律适用分析、当事人沟通与预期管理,以及应变方案制定。他强调,策略的本质是以实现当事人最优权益为导向,建基于对案情的全面把握、证据的细致审查与梳理和法律的精准研判,其真正价值在于在复杂的司法现实中进行有理、有据、有节、有效的系统运作。

 
在实证分析环节,叶高律师结合三起真实案例展开讲解。
 
在“陈某英妨害公务案”中,律师采取“认罪但不认罚”策略,重点突出执法程序瑕疵、当事人缺乏主观故意及其复员军人背景等情节,最终将量刑建议的实刑成功争取至缓刑,充分体现了法理推演与情感认同相结合的辩护艺术。
 
在“董某城故意伤害案”中,律师基于当事人坚持无罪达两年之久的态度,以及经全面证据梳理所构建的详实证据体系(包括事件发展轨迹图等),围绕“不存在单独殴打行为”这一关键点展开无罪辩护。尽管投入充分,最终当事人仍被判处实刑,结果未达预期。这一案例引发深思:若辩护策略能更务实,比如参照首例采取罪轻辩护,是否更有可能争取缓刑?该案深刻揭示:“当事人利益最大化”并非理想化的概念,而应是在综合证据强度、法律事实、司法实践与社会现实以及当事人意愿等多重因素基础上,经博弈概率评估后,尽可能规避最坏结果、务实地争取可实现权益的战略抉择。
 
在“鄂某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”中,律师运用罪轻辩护策略,并格外注重沟通方法与表达艺术:在论证资金用于实体经营、未扰乱金融秩序之前,先客观体谅受害人处境、回应检察官关切,有效降低沟通阻力,最终辩护意见获各方认可,取得良好效果,展现出策略选择与沟通技巧并重的综合优势。
 
叶高律师进一步系统归纳了无罪辩护、罪轻辩护、程序辩护及量刑协商等常见策略的适用情境与风险要点。他强调,策略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,必须随诉讼进程动态调整,综合权衡证据强度、案件性质、司法实践倾向、当事人意愿与社会舆情等多重变量。并指出,建立信任、传递专业观点,有效沟通,是辩护策略正确实施的关键。
自由交流环节,参会律师围绕“庭审中被法官打断发言的应对”“重要证人出庭申请被拒的救济路径”“无罪辩护现实困境”等实务难题展开热烈讨论。现场交流踊跃,思维碰撞不断,多位律师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不仅拓宽了辩护视野,也增强了应对复杂案件的信心。
 
宣言律师事务所将持续推出“刑事案件办案技能精进系列研讨”,致力于搭建专业共享与能力提升的平台,助力律师提升复杂案件辩护能力,为客户提供更具策略性与实效性的法律服务。